二十四节气——小暑
一、节气由来与特点
小暑,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,公历7月7日或8日交节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°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六月节……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因天气开始炎热但未达极盛,故名“小暑”。其特点可概括为三:
暑热初盛:全国平均气温达25℃以上,南方多高温高湿的“桑拿天”,北方进入“伏旱”期;
物候更迭:三候为“温风至”(热风袭人)、“蟋蟀居宇”(蟋蟀避热迁居墙角)、“鹰始鸷”(鹰隼开始搏击长空);
农事关键:北方需防伏旱保秋收,南方双季稻区“小暑栽秧大暑薅”,棉花进入花铃期。
二、小暑节气适宜之事
农事管理:
- 北方中耕除草、追肥抗旱,“小暑热得透,大暑凉飕飕”;南方早稻抢收、晚稻抢插,“小暑一声雷,倒转做黄梅”;
- 蔬菜覆盖遮阳网,果树喷施磷酸二氢钾防裂果。
养生之道:
- 饮食宜清热解暑,多吃绿豆汤、苦瓜、冬瓜等,忌辛辣油腻;
球盟会APP- 避免正午外出,晨起可练习“呵字诀”养心,夜间适当散步,保持心情舒畅。
文化习俗:
- 晒伏姜、喝伏茶,祛湿防寒;
- 食新米、尝新果,感恩自然馈赠;
- 文人雅士以“消夏”为主题吟诗作画,如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”。
三、小暑节气古诗词
《小暑六月节》(元稹)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
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(诗中“温风至”“闻雷”呼应小暑气候,“鹰鹯习学”暗合“鹰始鸷”的物候特征。)
《夏日》(陆游)
幽花避日房房敛,翠树含风叶叶凉。
每为晚凉勤小立,却嫌归钥苦相妨。
(诗中“翠树含风”描绘小暑纳凉之景,“晚凉勤小立”展现古人消暑的闲适心境。)
结语
小暑至,盛夏启。它既是烈日的考验,也是生命的淬炼。愿我们在这炽热的时光里,以清凉之心应对暑气,用勤勉之力守护收获,让每个当下都充满蓬勃的生命力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特别节目《天下有情人》浪漫升级,引领传统文化新潮流
“七彩七夕 幸福中国”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特别节目《天下有情人》将于8月7日晚19:30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。浪漫七夕美丽相约创意打造传统节日新民俗这个夏天,央视综艺频道将传统节日民俗与当下流行的七夕文化相结合,开创“相爱之人互赠七彩礼”的七夕新民俗,以此展示中国人对美好爱情、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...
从格力离职一年多,孟羽童称近期在筹备新公司:只是小股东,合伙人是很厉害的前辈,我还会去留学
9月9日,孟羽童发视频表示自由职业一年,近期在筹备自己的新公司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影视文化和广告传媒,“这个新工作让我非常兴奋!”球盟会APP她表示:“我只是一个小股东,我的合伙人是很厉害的前辈,还有知名的导演制片。趁着我去留学...